阮籍 3歲喪父,家境清苦,勤學而成才。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鬥,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
阮籍為參軍,他託病辭官歸裡。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
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鍾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
阮籍對時事的看法,
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司馬昭本人也曾數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司馬昭還想與
阮籍聯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不過在有些情況下,
阮籍迫於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後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後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因此,司馬氏對他採取容忍態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後得以終其天年。 在思想上,
阮籍崇奉老莊。這一方面是鑑於當時險惡的政治形勢,他需要採取謙退沖虛的處世態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依託,另一方面也是受了當時盛行的玄學的影響。
阮籍也是魏晉玄學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寫過兩篇著名的論文《通老論》、《達莊論》。不過
阮籍並非純宗道家,他對儒學也並不一概排斥,如他在《樂論》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禮作樂對於"移風易俗"的必要性,認為"禮定其象,樂平其心,禮治其外,樂化其內,禮樂正而天下平"。
阮籍的論說文,都是闡述其哲學觀念的,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論》、《達莊論》、《通易論》、《樂論》等。這些論說文,都是採用"答客問"的辯難式寫法,主人公則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所以讀者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為自己塑造的玄學家形象。文章注重結構上的邏輯層次,一般都首尾照應,論證逐層深入,善於作抽象的、本質的分析,體現了魏晉時期思辯方式的進步。它們的語言風格比較樸素凝重,不尚華飾,稍有駢化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