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歌
張九齡詩歌成就頗高,獨具“雅正沖淡”的神韻,寫出了不少留存後世的名詩,並對嶺南詩派的開創起了啟迪作用。九齡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詩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懷遠》等更為千古傳頌之詩。有《曲江集》二十卷傳世。
張九齡的詩早年詞采清麗,情致深婉,為詩壇前輩
張說所激賞。被貶後風格轉趨樸素遒勁。 七歲知屬文,有文名,
張說稱他“後出詞人之冠”。有詩《感遇》12首,名列《唐詩三百首》第一首,和
陳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並論,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聯,更是他高潔情操的寫照。另外,
張九齡的五言律詩情致深婉,如:《望月懷遠》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唱絕千古。 安史之亂
張九齡是開元時期的賢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個由嶺南
書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溫雅,風儀甚整,時人譽為“曲江風度”。即使罷相後,如有人向玄宗舉薦人才,玄宗輒問道:“其人風度得如九齡否?”開元末年,玄宗倦於理政,漸漸沉迷享樂,疏遠賢人。在小人得志的兇險政情下,
張九齡能守正嫉邪,剛直敢言,成為安史之亂前最後一位公忠體國、舉足輕重的唐室大臣。他曾堅拒武惠妃的賄賂,粉碎了她危及太子的陰謀;他也曾反對任用奸佞的
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為相,以至屢忤玄宗意,終於罷相。他目光遠大,曾言安祿山“貌有反相,不殺必為後患”,然而不為玄宗採納。後來安史亂起,玄宗倉皇入蜀時,憶起九齡平生之言,痛哭之餘,唯有遣使祭奠故人而已。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