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事蹟

王粲出身於東漢的上層官僚之家,曾祖王龔順帝時官至太尉,祖父王暢靈帝時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父親王謙是大將軍何進的長史。王粲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和幕府名士。優越的家庭條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終於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學上的不朽事業,寫下了著名的《登樓賦》和《七哀詩》等作品。當時,有七位創作成就很高的人被稱作“建安七子”,王粲不僅名列其中,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較大的一個,與曹植並稱“曹王”。梁朝大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中讚譽王粲為“七子之冠冕”。同時,由於王粲的特殊經歷和貢獻,也使他成了中國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文學地位 王粲現世存詩23首,他於建安十三年歸順曹操,在此之前的作品或紀漢末戰亂,或寫其流落荊州時的羈旅之情和壯志難酬的感慨,如《七哀詩》;歸順曹操後,主要是隨曹操出征的感受,這些詩再現了漢末戰亂的田園荒蕪和滿目瘡痍,也歌頌了曹操的英明神武,同時也表達了自己追隨曹操為過效力的意願。 過目不忘 王粲少時即有才名,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說他“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善作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王粲的語文算術成績都好,是一個文理科俱佳的全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記載的兩件小事,證明了王粲確實是一個記憶力超強的人。 有一天,王粲與幾個夥伴到郊外玩耍,走到半路上,發現路旁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碑文。勤奮好學的王粲見碑文寫得不錯,就大聲讀了起來。夥伴們早就聽說他有過目成誦的本領,就和他開玩笑說: “王粲,你讀完這一遍,能背下來嗎?” 王粲謙虛地說:“試試看吧。” 於是,他把臉背過去,一句句地背誦起來。夥伴們一邊聽,一邊對照原文看,他們吃驚地發現,王粲竟然背得一字不差!大家不禁為他喝起彩來。 還有一次,王粲在旁邊看人下圍棋,一不小心把棋盤給碰翻了。下棋的人見是王粲,就故作生氣地說:“這可怎麼辦啦!我們就要見分曉了,本可以贏他一盤,看,卻讓你給攪了!” 王粲說:“對不起,我給你們覆盤成嗎?”說著他撿起棋子,按剛才的棋勢擺了起來。擺好之後,下棋的人和觀棋的人,都不信王粲擺的和原來是一樣的,就用東西把棋盤蓋起來,要王粲另外再擺一盤,看看兩盤擺的是不是完全一樣。王粲二話不說,就在旁邊重新擺過了一盤。擺好後,經過對照,一子兒不差。從此,王粲驚人的記憶力便遠近聞名了。 蔡邕是當時的文壇巨匠和領袖,此人才學過人,朝野聞名,人們對他無不敬仰,家裡常常賓客盈門。有一天,王粲去拜訪他。蔡邕早已聽說王粲的大名,聽說王粲到來,慌忙出迎,連鞋子都穿反了。王粲進屋後,賓客門見他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而且身材短小瘦弱,容貌醜陋古怪,大為驚訝,弄不懂蔡邕為什麼要如此看重王粲蔡邕明白眾人的心思,就說:“這是王公的孫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我家的書籍文章,都應該送給他,才算物歸其主。”從此,兩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入劉表幕 由於王粲才高名重,十七歲那年,東漢朝廷便徵召王粲為黃門侍郎,王粲卻以長安正處在一片混亂之中為由,不應徵召。為躲避戰亂,他前往荊州投奔了劉表,進入劉表幕府工作,開始了他的幕府生涯。自此以後,王粲再沒有離開幕府工作,可以說是終身從幕。 建安前期的荊州,與曹操所處的鄴下相同,也是一個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荊州刺史劉表是東漢宗室,據有今湖北湖南一帶,佔地千里,帶甲兵十餘萬。由於那時戰亂尚未殃及荊州,劉表又採取了“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的策略,所以中原百姓與文人俊傑為避戰亂多有遷徙歸附者。而王粲與劉表系同鄉,劉表又是王粲祖父王暢的學生,故王粲前來投奔劉表,便是情理之中的事。王粲出身於望族,又是名揚四海的才子,劉表原打算將他招為東床快婿,無奈王粲身材短小,長相醜陋,劉表又很看重外表,所以聯姻之事終究未成。這對王粲來說,當然是一件不小的憾事。更有甚者,劉表在政治上也不怎麼重用他,只是將他的文學才能為己所用罷了。 在荊州十餘年,王粲始終只是依附於劉表的一個普通幕僚,有一個安身之處,卻無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對王粲來說,一方面是漢室喪失權柄,各地軍閥割據,像他這樣有才華的文人,卻無法為朝廷出力;另一方面是他所依附的劉表才能庸劣,量小識淺,又不知道使用人才,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而前途渺茫,所以,是留是去,進退兩難。王粲本是一個熱中於仕途功名的人,其鬱郁而不得志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而這種心情,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在他那些述志抒懷的詩賦之中。寫於這一時期的名作《七哀詩》之二,通篇所表達的,就是王粲當時的政治苦悶和他寄居異地、懷念家鄉的寂寞憂傷之情: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岡有餘映,巖阿增重陰。狐狸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名篇《登樓賦》,也是王粲這一時期的作品,其主旨與此詩大體相同。賦中起句為“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一個“憂”字,可以說包含了這些年他在荊州的全部心境,也是全賦的情感底蘊。接著寫四周景色秀美,卻是“雖信美而非吾土兮”,透露出身在異鄉客地的愁懷。再接著是敘述自己的憂思之源,乃是社會動亂,隻身飄零,進一步抒發了“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的故土之情,蘊含著要離開劉表,荊州非久留之地的意念。最後,賦文更深一層地點明瞭憂思的內涵,是希冀時世早日清平,以施展自己平生之才力,但此種期望又遲遲不見到來,今已感到所依非人而抱負難展,因而不由得要“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了!全賦情從景來,寫得悲涼慷慨,極富感染力,歷來與曹植的《洛神賦》並列,一起被譽為建安辭賦最高成就的代表。 在荊州的十五年裡,王粲雖然未被重用,但對工作,他還是積極參與的,為劉表起草了不少公文,其中比較有名的有: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長沙太守張羨舉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之兵背叛劉表,劉表發兵討伐。為了宣傳這次軍事行動合乎大義,就由王粲執筆寫了一篇《三輔論》,以示師出有名。其中寫道:“長沙不軌,敢作亂違,我牧睹其然,乃赫爾發憤,且上徵下戰,去暴舉順。”申明用兵乃是為了“去暴舉順”。此文被廣為張貼、散發,收到了極好的宣傳效果。 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他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兄弟鬩牆。劉表為了勸和,要王粲起草了《為劉荊州諫袁譚書》和《為劉荊州與袁尚書》兩文。書中勸解袁氏兄弟毋作鬩牆之鬥,應當聯合禦侮,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寫得“詞章縱橫”(張溥:《王侍中集題辭》),甚有文彩。 曹委重任 建安十三(公元208年)年七月,曹操起兵,攻打劉表。劉表死後,次子劉琮繼位。章陵太守蒯越、荊州府東曹椽傅巽和王粲等人力勸劉琮投降曹操。劉琮聽從了他們的勸告。九月,劉琮舉州降曹,王粲也來到曹操幕府工作。從此後,王粲仕途得意,官運亨通,不斷升遷,一直被曹操委以重任。王粲先是因勸劉琮歸降有功,被授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又遷軍謀祭酒。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魏國既建,王粲官拜侍中。 如果說,此前的王粲一直是在失意中度日,那麼,自從來到曹操幕府工作後,王粲卻如撥烏雲見青天,命運有了實質性改變。在短短的三五年時間裡,他連升數級,最後成了“建安七子”中政治地位最高的人,是唯一的封侯者。這樣的結局,恐怕是他在劉表手下工作時想都不敢想的。有為之士遇到有為之主,王粲的工作積極性於是得到空前激發和調動。《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說:王粲“博物多識,問無不對。時舊儀廢馳,興造制度,粲恆典之”。也就是說,此後的王粲除了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參與謀議作用外,還傾注全力為曹魏新興政權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制訂了各項法律和法規,這實際上是為魏國的建立規劃藍圖,奠定基礎。秦朝有李斯定製,漢朝有蕭何制律,魏國則主要靠王粲“興制度”,作禮樂。此時的王粲真可以用意氣風發、春風得意來形容,對此,他自己也是不隱瞞的,如在《仿連珠》一文中,他便隱然以管仲自比:“齊用管仲而霸功立,秦任孟明而晉恥雪”。並強調說:“帝王雖賢,非良臣無以濟天下。” 因王粲強記博聞,曹操每逢巡遊外出或征伐,還總喜歡邀王粲同行。 同他的仕途遭遇相一致,王粲的文學活動,大體上也可以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劃分的界線就是建安十三年的歸附曹操。前期他主要在荊州過著流寓生活,親歷過戰亂災禍,又長期得不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憂國憂民之情與懷才不遇之憤糾結在一道,使他的文學作品籠罩著一層悲悽憤悱的情調。後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到北方廣大地區已經實現統一的形勢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擔任重要官職而激發起建功立業的信心,所以他的創作基調又轉變為激奮昂揚。如分別寫於曹操西征關右和東征孫權的《從軍詩》五首,便對曹軍的征伐作了熱烈歌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從軍征戰、建功立業的激昂情緒。 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賞識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的關係也相當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曹丕曹植非常尊重王粲,他們之間經常有詩賦往還。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王粲曹操征討孫吳,次年春,在返回鄴城途中病逝,時年四十一歲。曹丕親率眾文士為其送葬。為了寄託對王粲的眷戀之情,曹丕王粲的生前好友們說:“仲宣平日最愛聽驢叫,讓我們學一次驢叫,為他送行吧!”頓時,王粲的墓地上響起了一片嘹亮的驢叫之聲。這驢叫聲響徹四野,並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千古絕唱。葬禮之後,曹植又作《王仲宣誄》,其中說:“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分過友生。庶幾遐年,攜手同徵。如何奄忽,棄我夙零。”可見其交情確實非同尋常。 王粲的作品,據《隋書·經籍四》記載,原有《王粲集》十一卷,但沒有儲存下來。明代張溥輯有《王侍中集》一卷,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王粲死於壯年,其死因被記載在東漢名醫張仲景的傳記中。其中言道,張仲景憑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漸漸發現這位僅有二十幾歲的作家王粲隱藏著可怕的“癘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對王粲說:“你已經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如若不然,到了四十歲,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五石湯,還可挽救。”可是王粲聽了很不高興,自認文雅、高貴,身體又沒什麼不舒服,便不聽他的話,更不吃藥。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吃藥沒有?”王粲騙他說:“已經吃了。”張仲景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肅而又深情地對王粲說:“你並沒有吃藥,你的神色跟往時一般。你為什麼諱疾忌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呢?”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二十年後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死了。 王粲在217年去世的時候,當時的曹丕還是世子,帶著大家為王粲送葬,曹丕對大家說:“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大家各學一聲驢叫為他送葬吧。”於是,一片驢叫之聲。這就是著名的驢鳴送葬。 藏書故事 17歲時,司徒辟舉,詔授黃門侍郎;當時董卓餘黨李、郭等在長安作亂,乃不應徵召而往依荊州牧劉表。在荊州住了16年,不甚重用。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南征荊州,他勸劉表之子劉琮舉州歸降有功,曹操召授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後又遷軍師祭酒。建安十八年(213),魏國既建,拜侍中。王粲詩今存23首,賦今存20多篇,文學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藏書主要得自於蔡邕所贈,相傳他登門拜謁蔡邕蔡邕“倒履迎之”,並言“吾家書籍文章,盡當予之”。蔡邕故後,即履行了他的諾言,將其藏書數車六千餘卷贈與王粲。年老時,其藏書已達萬卷。《隋書·經籍志》著錄有《王粲集》11卷,《去伐論集》3卷、《漢末英雄記》10卷,皆佚。明代張溥輯有《王侍中集》1卷。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於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後歸曹操。
    

王粲 全部相關詩詞

  
26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於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後歸曹操。
    

王粲 全部相關詩詞

  
26
Copyright © 2020 最全詩詞網 - zqshi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