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文學成就

曹丕是中國三國時代第一位傑出的偉大詩人。其《燕歌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現存詩約四十首。 詩歌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緻,迴環往復,是描寫男女愛情和遊子思婦題材的箇中能手。 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考寫於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採用樂府體裁,開創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亂流離的現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心的怨憤和惆悵。全詩用詞不加雕琢,音節婉約,情致流轉,被王夫之盛讚“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曹丕的一些為後人稱道的作品都在擔任五官中郎將至魏太子期間所作,他的詩歌細膩清越,纏綿悱惻。 學者葉嘉瑩在《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裡,列舉鍾嶸《詩品》、劉勰《文心雕龍》和王夫之《姜齋詩話》對曹丕的評價。《詩品》將曹丕排在中品,認為他的詩不及弟弟曹植,原因是曹丕詩“率皆鄙直如偶語”(“偶語”,即兩個普通人在講話),反觀曹植則是“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文心雕龍》(才略篇)說曹丕“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於先鳴”,與曹植“思捷而才俊”不同,又謂“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世人都同情曹植的處境,曹丕是兄弟爭位的勝方,人們也因此忽略他文章的美妙。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齋詩話》裡直言:“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可謂為曹丕文學成就“平反”的宣言。葉嘉瑩說,曹丕是一位“理性詩人”,有節制有反省,“以感與韻勝”。 理論 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寫於曹丕為魏太子時,文中要點有: ①評價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的文風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說法來源於此; ②提出“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認為作家的氣質決定作品的風格; ③肯定文學的歷史價值,“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稱“他(曹丕)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教訓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影響 曹丕是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領袖,對建安文學的精神架構起到關鍵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風骨”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①曹丕命令劉劭、王象、繆襲等人編纂中國第一部類書《皇覽》,開官方組織編纂類書的先河。 ②《典論·論文》開創了文學批評的風氣,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 ③其《燕歌行》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此對後世七言詩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定。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諡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
    

曹丕 全部相關詩詞

  
43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定。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後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諡為文皇帝,葬於首陽陵。
    

曹丕 全部相關詩詞

  
43
Copyright © 2020 最全詩詞網 - zqshici.com